健全村庄清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村卫生厕所管理等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地方标准与技术规范。
此外,该公司在核查履职过程也存在不到位、核查结论失实的情况。正因如此,生态环境部也明确表示,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技术服务机构及有关企业进一步调查,坚决查处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2020年以来,为多家集中送检煤样的控排企业分月出具日期虚假的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篡改收样日期和检测日期。北京中创碳投检测只是走过场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碳投)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在控排企业没有煤质检测原始记录的情况下,虚构核查报告内容,写明已核对原始检测记录。中创碳投未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等要求核实数据及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中存在的检测报告造假、机组应纳未纳、参数选用和统计计算错误等明显问题视而不见。二是伪造原始检测记录。
篡改部分控排企业元素碳含量检测结果,并编造全水分数据用于折算收到基元素碳检测数据。经查,辽宁东煤为集中补测元素碳含量的控排企业出具虚假分月报告,帮助企业规避使用缺省值。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水质持续为优,黄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淮河流域、辽河流域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2%。空气质量达标城市218个,同比增加12个。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4.9%,与2020年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
但还有29.8%的城市PM2.5平均浓度超标,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仍时有发生。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连续两年实现PM2.5和臭氧(O3)浓度双下降3月29日,由华为数字能源提供整体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其中包括采用业界先进的iCooling@AI智能冷却方案,将全年PUE控制在1.25以内。一期工程于2021年2月18日正式动工,2021年11月30日首批机柜投产,2022年3月29日实现竣工投产,前后历时一年多。
项目一期工程年用电量将超过2亿千瓦时,全部使用三峡清洁水电供电,同时采用江水冷源系统降温,大大降低能耗,提升能源效率。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总投资8.45亿元,共建设了4400个机柜,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包含一栋数据中心机房楼、一栋通讯指挥楼、一座35千伏变电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结合端到端预制化交付模式,帮助客户实现了快速部署,相比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模式,TTM缩短50%。因此,华为数字能源在助力三峡集团将东岳庙数据中心打造成真正的绿色零碳数据中心方面不遗余力。
三期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绿色零碳数据中心集群。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三峡集团将依托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清洁能源可靠供应优势和高等级安防保卫优势,积极携手湖北省和宜昌市,将其打造成为第九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数据保管员、绿色零碳引领员、东数西算调度员,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环保、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底座。
在该项目中,华为提供了L0+L1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数据中心系统架构设计、主设备供货和集成管理交付,特别是华为数据中心能源提供的全栈解决方案,包括:160套模块化机房、38套智能电力模块、320套智能锂电设备、160套高温风墙、1套iCooling@AI智能温控系统和1套智能巡检机器人,助力三峡集团打造极简、智能、安全、绿色的数据中心。在双碳大背景下,数据中心本身的节能降碳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衡量指标。
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作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十四五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项目、总部回迁湖北后首个交付的重大新基建项目,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建设,是大型绿色零碳数据中心。智能电力模块+SmartLi智能锂电备电方案,不仅保障数据中心的长期可靠运行,而且节省供配电面积40%,多部署机柜500+与十三五期间的政策相比,新的财政政策按照排污付费,低碳发展,达标返还,提升奖励的思路进行了修订。新政策将成为江苏省十四五期间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政策平移统筹标准,不增加市县负担。根据国家对污染物减排考核方式的变化,将核算标准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由生态环境部门赋予的总量配额统计口径,调整为统计部门法定的实际排污量统计口径,与减污降碳的实际成效挂钩,更加权威和科学,更加有效传导双碳工作压力。
江苏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处长韩召迎说,比如新政策在资金统筹、考核返还、提升奖励机制上均强化了降碳因素,为进一步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们将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更名为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根据治污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保持挂钩7项指标总数不变的基础上,将各市县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全省平均强度的比值作为基础统筹金额的调节系数,原政策中二氧化硫也调整为颗粒物,进一步压实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引导和推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倒逼和激励降低碳排放强度,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江苏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财政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22〕31号),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新政策完善统计口径,更加注重政策实效。
政策实施期限为2021年度至2025年度,由江苏省财政厅和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组织实施。韩召迎说,下一步将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跟踪研判,结合形势变化适时作出优化完善。
具体实施中,由生态环境部门提供指标考核结果,财政部门负责统筹资金的收取、返还及奖励,通过部门协同管好用好统筹资金,充分发挥政策综合效应。按照与十三五期间基本持平的原则制定新政策,按新老核算口径的数据量不同进行标准平移,既体现减污降碳的压力传导,又兼顾各级财政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对市县的差别化统筹标准,对市县的实际统筹资金金额没有实质性提高。在更好地发挥省级财力集中的优势和市县主动减排激励约束作用的同时,又不额外增加市县财政负担。新政策调整挂钩标的,更加突出降碳导向
在更好地发挥省级财力集中的优势和市县主动减排激励约束作用的同时,又不额外增加市县财政负担。新政策平移统筹标准,不增加市县负担。
新政策将成为江苏省十四五期间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十三五期间的政策相比,新的财政政策按照排污付费,低碳发展,达标返还,提升奖励的思路进行了修订。
新政策完善统计口径,更加注重政策实效。根据治污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保持挂钩7项指标总数不变的基础上,将各市县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全省平均强度的比值作为基础统筹金额的调节系数,原政策中二氧化硫也调整为颗粒物,进一步压实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引导和推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倒逼和激励降低碳排放强度,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韩召迎说,下一步将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跟踪研判,结合形势变化适时作出优化完善。江苏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财政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22〕31号),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政策实施期限为2021年度至2025年度,由江苏省财政厅和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组织实施。新政策调整挂钩标的,更加突出降碳导向。
根据国家对污染物减排考核方式的变化,将核算标准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由生态环境部门赋予的总量配额统计口径,调整为统计部门法定的实际排污量统计口径,与减污降碳的实际成效挂钩,更加权威和科学,更加有效传导双碳工作压力。具体实施中,由生态环境部门提供指标考核结果,财政部门负责统筹资金的收取、返还及奖励,通过部门协同管好用好统筹资金,充分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按照与十三五期间基本持平的原则制定新政策,按新老核算口径的数据量不同进行标准平移,既体现减污降碳的压力传导,又兼顾各级财政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对市县的差别化统筹标准,对市县的实际统筹资金金额没有实质性提高。江苏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处长韩召迎说,比如新政策在资金统筹、考核返还、提升奖励机制上均强化了降碳因素,为进一步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们将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更名为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许竹升主持会议,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侯翠荣,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绪超出席会议,省直有关部门、市县相关部门、主要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服务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碳市场是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市场化机制,碳排放数据是开展交易的基础,数据质量是碳市场的生命线。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